食为民生本,节用继华章。10月14日,我院开展第四十期思政年历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世界粮食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骨干成员李沅泽、李俊杰担任主讲人。
李沅泽以“粮安天下 节用兴邦——世界粮食日里的使命与青春担当”为主题,围绕节日溯源、中国实践、挑战与行动三个部分展开论述,深入剖析了世界粮食日设立的背景与意义,全面呈现了中国在粮食生产、安全保障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剖析了当前全球及我国粮食领域面临的损耗浪费、结构优化等挑战。他谈到,自1981年世界粮食日设立以来,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中国以七十余年的奋斗书写了粮食安全的“中国答卷”,但粮食安全仍需警钟长鸣。他呼吁,新时代青年应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更要结合专业所长,在粮食科技、生态农业等领域探索创新,以青春之力守护“粮袋子”,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青年的智慧与担当。
这次世界粮食日微思政课让我对粮食安全有了全新地认识。从全球仍有大量人口面临饥饿问题,到中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的种种努力,我真切感受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探究粮食安全问题,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践行节约粮食的行为,向身边人传递粮食珍贵的理念。
——2025级1班王书妍
通过参与此次微思政课,我深受触动。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石,世界粮食日的设立就是为了唤起大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中国在粮食生产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自豪,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一新生,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思考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粮食领域的问题,并且从点滴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为保障粮食安全尽自己的一份力。
--2025级2班高程程
(审核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