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信仰坚定、理论扎实、能力突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以读启思、以思促行、以行践知”的育人体系,通过理论阅读、思辨训练、实践转化三大环节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思维品质与行动能力,为优良学风的形成与巩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以“读”固本,在书香浸润中培植勤学之风
学院将系统化、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阅读作为学风建设的核心基础,构建“普及阅读”与“专业精读”双轨并行的阅读体系。在普及层面,常态化开展“墨香满溢 共品经典”“共读经典 思想深耕”等系列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师生共选书目、主题发言、自由讨论、感悟便签等多样化形式,营造“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0期读书交流会,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理论热情。在专业层面,重点打造“悦·经典”光岳读书会品牌项目,由专业导师领读,聚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展系统化、深层次的文本研读。通过精读核心章节、拓展理论背景、关联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悦读”的转变,逐步构建起扎实的理论根基。截至目前,读书会已举办12期,为后续的思辨训练与实践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思”赋能,在思想激荡中锤炼明辨之风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院着力推动学生思辨能力从“启蒙认知”向“系统深化”跃升。系列读书交流会作为思维训练的起点,通过“自由讨论”“感悟便签”等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碰撞观点,初步培养表达自信与逻辑意识。在此基础上,“悦·经典”光岳读书会进一步构建“笔记(思维导图)筛选+现场思辨”的双轨训练机制,实现从“静默思考”到“动态表达”的全面进阶。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导师深度提问、观众互动点评等环节,引导学生多维度解析理论内涵,系统提升逻辑推理、理论把握与批判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慎思明辨的学风得以充分彰显,学生的思想深度与理论自信不断增强。

三、以“行”验知,在实践笔耕中涵养笃行之风
学院坚持“以文促学、以写促能”,依托“青马学术论坛”及系列论文指导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前沿讲座与学术交流,结合教师全程指导、多轮打磨的精细化培养机制,系统提升学生的学术表达与理论转化能力。近年来,学生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以文参会高水平学术论坛28次,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与良好的学术素养。通过“读写融合、思行并进”的培养路径,学院有效打通“理论输入-思维加工-表达输出”的全链条,培养出一批“读得进、思得深、写得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读-思-行”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推动勤学、明辨、笃行之风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与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审核 史仁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