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政课交互体验】第四十二期“铭记英烈志,赓续英雄魂”——抗美援朝纪念日

  敬英烈不朽,续精神血脉。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我院开展第四十二期思政年历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抗美援朝纪念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骨干成员邵晓雅、马雪琛担任主讲人。

  马雪琛以“铭记英烈志,赓续英雄魂”为主题,围绕“雪落长津湖,血战上甘岭”“英名刻山河,忠骨护家国”“精神贯长河,日月与同光”“青春赴远征,奋斗映朝阳”四个维度展开讲解。从1950年朝鲜战场的危急求援,到中国领导人“唇亡齿寒”的清醒判断,她详细梳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通过讲述邱少云烈火守纪律、杨根思血躯筑防线、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事迹,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挡钢铁洪流”的悲壮与坚毅;深入解读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国际主义五大精神内核,阐释了这场“立国之战”让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远意义;最后结合青年学生的成长实际,提出“立鸿鹄志、刻苦学习、锤炼意志、担当尽责、传承精神”的行动倡议,号召同学们将英雄精神转化为奋斗动力。

  202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硕班的侯典宏表示,这次抗美援朝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让我对“为什么战、为谁战、靠什么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75年前,志愿军战士在-40℃的长津湖冻成“冰雕”仍保持战斗姿态,在上甘岭的炮火中用身体搭建冲锋道路;75年后,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时,沈阳全城以最高礼仪迎接。这跨越时空的呼应告诉我们:祖国从不会忘记英雄,我们更该传承英雄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会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专业领域刻苦钻研,将来为国家攻克“卡脖子”难题贡献力量。

  202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硕班的马瑞松表示,参与此次微思政课,最让我震撼的不是战争的宏大叙事,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28岁牺牲的杨根思、用生命守护纪律的邱少云、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他们也曾是父母的孩子、恋人的牵挂,却为了“保家卫国”的信念,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当看到“197653名烈士”这个数字时,我突然明白:今天我们喝的每一杯豆浆、走的每一段平安路,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未来我会主动讲好英雄故事,在班级主题班会中分享志愿军的事迹,让更多人知道“最可爱的人”是谁,让红色基因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继续传承。

(审核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