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小组开展第五次线下读书活动

  11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中共党史党建专项支持计划——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小组在东校区6#A102开展第五次线下读书活动,本次读书活动由王冉冉领学并主持会议,小组成员王佳慧、李俊杰、张冰、刘金霞等同学参加会议。活动同步开启腾讯会议,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督导员倪庆斌、孙昊两位同学指导,也为其他相关读书小组同学提供线上交流平台。

  红旗漫卷开新局,砥砺奋进启新程。本次读书会以“新中国的初心与使命”为主题,聚焦1949年至1956年党领导人民巩固新生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伟大历程。领学员王冉冉指出,新中国的站稳脚跟与制度奠基是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必然成就。建国之初,面对内有残余反动势力、外有帝国主义封锁的严峻局面,党以“进京赶考”的清醒与“两个务必”的自觉,交出了“军事题”“经济题”“外交题”的优异答卷——对内剿匪镇反、推行土地改革,对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凭借斗争精神筑牢政权根基。随着局势稳定,党又通过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推进三大改造,以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系统搭建起社会主义的经济与政治框架,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讲解完毕后小组成员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踊跃分享着自己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执政大考”中巩固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见解。

  张冰从“赶考精神”中深受启发,从“两个务必”到“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更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清醒与担当,杨根思在战场上的壮烈抉择,正是新中国之所以能“站稳脚跟”的真实写照。面对今日挑战,我们更应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王佳慧则被制度建设中的“中国智慧”所打动,“一化三改”统筹发展与变革,民族区域自治凝聚团结力量,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不体现新中国立足实际、自主探索的智慧。这启示我们,推进现代化必须实事求是,坚定道路自信,不走老路、邪路。

  读书笔记展示环节,同学们以文字、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字里行间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两位督导员同学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习主题鲜明,感悟分享真挚深刻,既深化了对党史的理解,又凝聚了奋进力量,并鼓励大家持续研读经典,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党史是一部百年风雨的人民史、百年道路的苦难史、百年探索的实践史。通过本次读书会,让同学们深刻领会了新中国“站起来”“立得住”的艰辛与伟大,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斗争精神与治国智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未来,同学们将继续深耕党史学习,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不竭动力,坚定“四个自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篇章,为民族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审核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