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再创佳绩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承“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注重质量提升,突出内涵式发展,以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聊城大学“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目标,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守正创新,狠抓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科研攻关能力,凝练科研方向、夯实科研基础,在课题申报数量、项目书撰写质量及最终获批数量得到显著提升。

(一)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学院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将中外社会主义比较、当代社会思潮、孔繁森精神、冀鲁豫红色文化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优势的研究成果充分融入思政课教学,并在思政课教学中萌发新的科研增长点,实现了思政课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近年来获批多项以高校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为主题的科研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2023年新获批第三批山东高校思政课青年名师工作室,成绩斐然。

(二)紧扣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加强重大科研成果孵化培育。通过专家指导论证、分享交流会、加强重大科研项目配套资助力度等方式,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的指导、培育工作,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科研项目,不断提升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学院积极组织全院师生研读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激励师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研究主题,产出一批高质量理论阐释文章,推动课题项目转化为高质量研究成果。

(三)压实责任,激发广大教师科研动力。学院分析总结科研工作现状,结合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升高的实际情况,积极召开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签订“年度教学科研任务书”,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学院全体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人员均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教育部项目。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激励导向作用,做到“奖勤罚懒”,激发教师投入科研工作的动力和热情。

(四)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审核评估机制。学院成立了科研项目申报的专家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省部级以上项目,从选题开始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经过选题审查与院内专家初评后,再由校外学界专家进行审核修改,确保每位教师的申报书在提交学校评审前,均经过从选题开始的至少三轮意见反馈,形成项目团队内部论证、学院专家委员会选题把关、校内、外专家通讯论证和现场指导论证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序。

自2016年以来,学院每年均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02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度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一般和专项项目4项,获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志性成果——山东高校思政课青年名师工作室1项,1个团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计划”团队,获批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聊城市社科重点课题等厅局级课题10余项。在学校新近公示的2023年度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成果)培育评选中,学院获批重大项目(成果)培育B类立项1项,获批E类立项1项,体现了学院的科研发展潜力。

(审核 黄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