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践履】(二)| 情系残障儿童,用爱点亮童年

  为关爱残障群体,凝聚助残力量,6月30日至7月6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遗”启助残服务团前往山东省聊城市御苑社区如康家园、万达广场等地开展纸艺创作、爱心义卖、理念宣传、趣味互动、光影陪伴等系列活动,致力于为残障儿童创造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新风尚。

  用爱点亮希望,行动温暖人心。团队成员精心采购细腻纸浆、易着色颜料、轻便画板等安全环保且适合残障儿童使用的材料,化身耐心的引导者,用“一步一演示”的方式,细致讲解撕纸浆、调颜色、粘图案等核心步骤,鼓励孩子们大胆挥洒创意与想象,让色彩与图案成为内心世界的“发言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孩子们的笑容与丰富的色彩交织成动人的画面,他们专注地揉捏纸浆,认真地调和颜色,将小小的心愿与纯真的情感融入到一幅幅稚嫩而鲜活的作品中,尽情享受着艺术创作带来的自在与快乐。

  在万达广场,团队成员将残障儿童手工制作的钻石画、彩绘葫芦、纸浆画等作品分类陈列,热情地为市民讲述每件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同时将本次义卖所得用于改善孩子们的艺术学习和生活条件,让爱心切实转化为助力残障儿童成长的实际力量。孩子们制作的非遗面塑、彩绘葫芦等作品人气高涨,即凝聚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也彰显了传统工艺与助残情怀的同频闪光。现场下单的李先生感慨:“第一次现场观看面塑的制作过程,我被她专注的样子打动,这比买任何礼物都有意义。”来到聊城市御苑社区如康家园,团队成员设计了一系列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温暖与快乐,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面对动手困难的残障儿童,志愿者耐心辅助、细心讲解,引导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将太空泥塑造成糖果城堡、星际飞船,展示台上的作品闪耀着孩子们创意的光芒。在“眼疾手快”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猎豹”,按照指令快速反应,赢得游戏后欢呼雀跃,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满满的纯真童趣。团队成员与残障儿童共同观看了充满温情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电影围绕“爱自己,接纳自我,拥抱所有的经历与情绪”这一深刻主题,通过讲述青春期女孩莱莉的情绪变化,教会孩子们如何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悦纳真实的自我。孩子们被屏幕上的精彩画面深深吸引,成员们则在一旁耐心陪伴,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舒适的观影体验。孩子们清澈纯粹的眼眸、笨拙却真诚的拥抱感动了所有成员,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残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在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逐渐深化了对助残意义与社会关怀的理解,认识到爱心行动对残障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遗”启助残服务团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逐步探索多元助残模式,希望通过团队持续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能用行动传递善意,为残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审核 史仁扩)